口腔灶性上皮增生

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概述: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,1965年由Archard命名。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,主要发生在印度、北美、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。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,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。 [详情]

别名: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, Heck病, 口腔局灶性上皮增生, Heck病

挂什么科: 皮肤科
是否传染:
治愈率: 40%;与治疗技术水平及病情阶段有关
做什么检查: 免疫病理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
高发人群: 儿童;主要发生在印度、北美、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,多见于美国印第安人。
治疗方法:药物治疗
相关文章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